
7月29日,中国南海黄岩岛海域,解放军南部战区海空兵力展开联合战备警巡。4大主力战机,配合空中打击力量,用一场维护主权的力量展示,无声回应着远在马尼拉的政治宣言。
就在解放军行动前一天,7月28日,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发表了任内第四次国情咨文。在演讲中,他虽未直接点名中国,但声称菲律宾“亏欠美国”,理由是“美国协助菲律宾军警实现现代化”且“在菲律宾需要时支持菲方”。同时强调菲律宾面对“和平与主权的新威胁”,要加强“监视和防御”。也是同一天,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更是直言不讳地宣称,菲军做好了“抵制中国”的准备。
尽管在几天前,马科斯访问华盛顿并获特朗普亲自接待时,曾试图争取美国更明确的军事支持,结果却被美国暗示不要在近期升级南海冲突,可从美国回来的马科斯却依旧高举“反华”旗帜,在国情咨文中态度异常坚决。
为什么美国都不断暗示了,马科斯却一边对着干、一边向美国“表忠心”?这里面最核心的问题,其实是马科斯面临的政治清算。
可能有些人不太了解,在今年5月下旬,菲律宾的中期选举失败后,小马科斯将重心转向国内议题,提出提高民生和大力反腐计划,旨在为2027年大选铺路。而其核心目标,其实是防止政治对手、杜特尔特家族的莎拉当选。因为后者已明确表态,一旦上台会立即展开对小马科斯的政治清算。
而现实已经证明,小马科斯一旦下台,的确会被广泛清算。因为就在他发表国情咨文的同一天,奎松市爆发大规模“反马”抗议。民众高举标语,怒斥马科斯是“卖国贼”,指责他正将菲律宾出卖给美国。抗议者认为,美国向菲律宾单方面征收19%关税而菲律宾却需零关税开放市场,这种不对等安排将严重损害国家经济利益。
换而言之,无论美国的态度是如何,小马科斯都已经没有任何回旋余地,必须死活保住美国的大腿,且坚定表现出反华意愿。毕竟,在一个亲美派和知华派里选代理人,肯定是前者更容易被美国所控制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这场博弈里面,美国的处理其实非常僵硬,或者说系统性衰落之下,美国在南海已经无法形成更具威胁的攻势。仍然在围绕特朗普早已经失败的“极限施压”展开。就像我们刚才说的,特朗普一边在外交上给自己创造访华空间,有意降低贸易战和南海博弈的烈度,结果却在另一边,继续升级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存在,想要迫使中国进行一定的让步。
比如在7月下旬,美军“华盛顿”号核动力航母,带着各国媒体,试图闯入黄岩岛28海里范围,展开演练。结果遭到我国055带队快速响应,被迫退至30海里外海域。更让美国尴尬的是,其精心策划的F-35C舰载机起降演示沦为“独角戏”,在解放军空警-500预警机与岛礁雷达网协同监控下,挂载霹雳-15导弹的歼-16战机形成有效威慑,使美军舰载机始终未敢靠近。“脸”没露成,反而把“屁股”露出来了。
事实上,南海局势表面是海洋权益之争,实质则是大国力量平衡的博弈。美国通过“印太战略”将南海作为牵制中国的重要支点,其在该海域的军事活动已从2009年的试探性存在,发展到2024年300余次的密集行动。中国对此始终秉持清晰立场:主权属于中国,争议可以谈,合作共发展。
在黄岩岛问题上,中国展现出战略定力。与已建成现代化设施的水暑礁、美济礁不同,黄岩岛仍保持相对原始状态。这并非能力不足,而是基于维护地区稳定的大局考量。但中国也明确传递信号,耐心不等于无所作为,当核心利益受到挑战时,捍卫主权的决心坚定不移。
总得来说,南海的风浪从未停歇,但中国的应对始终清晰:当马尼拉街头抗议者高呼“卖国贼”时,当美军航母在解放军严密监视下悄然后撤时,当歼-16挂载的实弹在黄岩岛上空划过天际时。这片蔚蓝海域上,力量与意志的交锋仍在继续。